2017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2017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建立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服务“两聚一高”主要任务,结合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四个意识”,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贯彻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服务“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美丽睢宁”为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培训,着力提升换届后领导干部的能力短板,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睢宁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按需施教。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到全县工作大局中进行谋划和部署,围绕全县发展主基调主战略,坚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行职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二)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统筹性和针对性,实现全覆盖。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四)质量第一,注重实效。科学制定培训方案,优化培训内容,精选培训教材,加强党校阵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方法,严格管理,实现培训的规模、质量与效果相统一。
三、重点培训内容
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专业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2017年全县科级及以下干部参训率达到40%,人均完成学时数达到90学时。
(一)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学习重点,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抓好理论武装。
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学习培训,推动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坚持把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必修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坚决维护核心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培训的对象延伸到全体党员干部、拓展到基层一线,做到学习培训全覆盖。
(二)以强化“四个意识”为核心,深入开展党性教育。
加强党章学习培训,把党章作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继续用好党课辅导、专题研讨、集体学习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反复深入学。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积极干事创业,保持廉洁操守,筑牢思想防线,提高防腐拒腐的能力。
(三)以拓展业务能力为重点,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
以干部实战化培训“本土讲堂”为抓手,抓好换届后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分批举办专题培训班,突出政治素养、新常态理念和专业化能力,重点强化经济金融、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内容的培训学习,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领导干部,大力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确保干部培训的实效性。
(四)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推动干部知识更新。
围绕干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广泛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哲学、历史、科技、法律、统战、信息传播、安全保密、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提高科学人文素养。
四、培训安排
(一)认真抓好省市下达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落实,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的各类培训班。
(二)县级重点抓好以下培训班次:
1、科级干部轮训。“五大理念”专题教学与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相结合,增强领导干部把握县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与水平。计划举办2期,每期7天,每期培训 100人,培训时间4月份开始。(组织部、县委党校)
2、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重点学习本行业、本系统的专业知识,提升业务素质。以行业、系统为单位,联合相关单位,计划举办新形势下党建与党的执政能力、金融、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高效农业等专题。计划举办3期,每期5天,每期培训 50人,培训时间从5月份开始。(组织部)
3、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与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提高科级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提升换届后新任科级干部的履职能力。培训对象为2016年新任科级干部。计划举办1期,为期5天,培训约50人,培训时间4月份。(组织部)
4、组工干部培训班。围绕推进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履职能力、适应岗位要求等,对全县组织人事部门干部进行培训。计划举办1期,为期5天,培训50人,培训时间8月份。(组织部)
5、“两新”组织党务工作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县优秀“两新”党组织书记。计划举办1期,为期7天。培训50人,培训时间6月份。(组织部)
6、企业家综合能力提升班。培训对象为全县优秀企业家。计划举办1期,为期7天。培训50人,培训时间8月份。(组织部)
7、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促扶贫”能力提升班。培训对象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计划举办8期,每期3天,每期5天,共培训400人,培训时间从5月份开始。(组织部)
8、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公务员法、公务员诚信教育、法治政府建设与依法行政、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文写作、廉政教育等,使新录用公务员尽快熟悉和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培训对象为2016年全县新录用公务员。计划举办1期,为期5天,培训人数50余人,培训时间8月份。(组织部、人社局)
9、新发展党员培训班。围绕党章党规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2017年发展的新党员进行培训。培训人数200人,培训时间9月份。(组织部)
10、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党的基础知识,培训对象为2017年度发展对象。培训人数约600人,培训时间4月份。(组织部)
11、办好干部大讲堂。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有关单位领导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增强“四个意识”、小城镇建设理念和十九大精神解读等方面进行宣讲、解读,开阔眼界,拓宽思维,不断提高干部推动科级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工作的眼界和思路。计划举办4期。(组织部)
12、办好干部实战化培训“本土讲堂”。适应“两聚一高”新要求,组建由市、县各条线工作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部门负责人、专攻某项业务工作的 “行家里手”为授课主体的师资力量,建立“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育身边干部”培训机制。计划在全年各类培训班次中邀请身边的讲师授课不低于10人次。(组织部、各相关单位)
(三)各系统、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培训班次:
1、新任职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为2017年度组织人事部门下文任职的科员(9级职员)。计划举办1期,为期4天,培训人数150人,培训时间9月份。(组织部、人保局、县委党校)
2、宣传干部业务培训班。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履职能力。培训对象为全县宣传系统干部,计划举办1期,培训人数70人,培训时间5月份。(宣传部)
3、综治法治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为政法系统干部。计划举办1期,培训人数150人,培训时间6月份。(政法委)
4、公安干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县50周岁以下男民警、45周岁以下女民警。计划举办5期,培训人数500人,培训时间从5月份开始。(公安局)
5、工会主席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县各镇(街道)、部分县直单位工会主席。计划举办1期,培训人数50人,培训时间5月份。(总工会)
6、财政和投融资知识讲座。培训对象为财政系统投融资工作人员。培训人数为60人,培训时间为10月份。(财政局)
7、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培训班。围绕业务能力、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局班子成员及系统内中层干部进行培训。计划举办3期,每期100人,培训时间8、10、11月份。(教育局)
8、卫生系统管理干部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卫计系统内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计划举办1期,每期70人,培训时间4月份。(卫计委)
9、信访干部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镇园区、县直各机关分管负责人、信访办负责人。计划举办1期,培训人数为70人,培训时间9月份。(信访局)
10、领导干部科普讲堂。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进行科学技术普及知识培训。培训时间暂定9月第三周。(科协)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干部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本系统的业务培训。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组织谋划好本单位的培训工作,要保证人员、资金、时间的逐项落实。县委党校要发挥好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重点抓好各个班次的教学实施和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要确保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
(二)严肃纪律。各单位要严格干部调训纪律,认真做好学员的选调工作。要严格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申报审批制度,对确属工作需要,但未列入年度计划的班次,须提前到县委组织部登记备案,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以及乱办班、乱收费现象,保证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县委党校要严肃学习培训纪律,加强学风建设,切实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县委组织部要严格落实跟班管理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开展。
(三)提高质量。一是推行实战教学。突出实践性教育,探索现场“跟班”培训,把学员带入工作“前线”,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现场授业解惑。拓展基层调研,角色模拟,分组研讨等培训方式,引导学员在学中做,做中学。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本土讲堂”,采取“选”、“培”、“聘”等措施优化师资队伍,整合利用好现有师资资源,实现“教”、“训”、“战”有机融合,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满足分级、分类培训、轮训干部需求的本土师资队伍。三是建立“考学”、“评学”制度。每次培训结束,对学员采用笔试考学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效;现场组织学员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进行效果评价和反馈,作为对讲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文章搜索